(通訊員金詩燦)8月2日的《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了我校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師顔欣博士的理論文章《運用曆史思維推進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
文章認為,當前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重大課題。隻有将曆史思維融入思政課教學,才能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發現經驗和智慧,增強使命擔當。一是培育正确曆史觀,保持思政課教學溫度。思政課教學要培育正确曆史觀,幫助學生了解黨史、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産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幫助學生築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國精神。二是充分挖掘史料,拓展思政課教學寬度。史料中承載着中國共産黨史詩般的曆史經驗和事實,呼喚史詩般的思政課教學話語表達。思政課教學要充分挖掘和用好史料素材,講好黨的初心故事,講清楚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引領青年學生讀懂中國共産黨,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三是以曆史方法為引領,提升思政課教學高度。在曆史方法引領下深化實踐育人成效,加強思政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融通與對接,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從而不斷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據悉,2020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推動“四史”學習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顔欣博士的文章是我院通過學習教育宣傳等措施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組成部分,有利于我們深刻把握黨的曆史發展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深刻理解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不斷從中深入領會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意義,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持續激發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不忘曆史、不忘初心,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審核人:曹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