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科學研究 >> 研究動态 >> 正文

人民網登載曹勝亮教授文章《因勢利導多維發掘抗疫中的思政育人元素》

發布時間:2020-03-28  點擊:[]

(通訊員 延飛)3月28日,人民網“教育頻道”登載了我校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曹勝亮教授文章《因勢利導多維發掘抗疫中的思政育人元素》。

湖北曆來是一個教育大省,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較量中,如何讓大學生能夠安心宅家、身心健康、居有所學、學有所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回應的重大教育問題。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文件精神,各級學校都在想辦法、穩隊伍、創新路。作為擔負立德樹人首要責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及時發聲、精準發力、科學施教,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學的精神武裝廣大青年學子頭腦,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引領大學生勇做社會思考者、前行者和負重者。

要注重在大學生中開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識教育。要引導學生理性認識新冠病毒知識和疫情防控形勢,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綜觀人類發展史,無論作為社會個體的人,還是作為社會群體的人,因對自然界的無知或知之甚少才會産生焦慮和恐懼的社會心理和情緒體現。随着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不斷廣泛而深入,人類戰勝自然的能力和信心也在增強。針對疫情及疫情防控進展情況,講清楚病毒來源、已知傳染源、已知傳播途徑及其病毒變異情況;講清楚已經采取或正在采取的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醫學技術和科學方法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尤其是學生非常關心的對抗擊疫情所需要的疫苗、藥品等研發情況的進展情況,進而引導學生重視科學、學習科學、運用科學和科學報國的愛國情懷;講清楚事關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等國家重大公共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公共安全知識,養成良好的公共安全習慣,掌握疫情科學防護知識,切實加強針對學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同時在實踐上鼓勵學生增強擔當精神和社會責任。

要注重在大學生中開展黨情、國情、世情新内涵教育。盡管這場戰“疫”還在進行中,但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已經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這些都是開展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和鮮活案例。作為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中心疫區的高校,更要及時搜集、梳理全國各行各業支援湖北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實際行動,生動講述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廣大官兵、基層一線、社會組織、社會志願者等的先進事迹和感人故事,講述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險、犧牲奉獻、沖鋒在前、迎難而上的偉大精神。充分挖掘教育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采取的得力措施、積累的成功經驗、湧現的先進典型等育人元素,自覺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門課程,貫穿教育教學内容之中,切實轉化為針對性強的教學體系。

要注重多渠道拓展教育方式和做好大學生輿情引導工作。經過多年發展,國家的在線教育平台、路徑、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當前特殊局面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并抓實、抓細、抓落地,争取取得教育實效。非常時期要用非常舉措,針對師生因疫情防控不能返校和人員流動的現實情況,各教育教學主體要認真貫徹“延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的要求,組織思政課教師利用開學前時間抓緊備課,積極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開展網上教學活動。積極運用在線教育資源和雲技術平台把線下教學活動盡可能地轉化為在線教學活動,做好各門思政理論課的在線輔導、作業、讨論、答疑和學習考核等教學活動,嚴格教學時間安排和在線教學管理,師生要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發揮好思政教育在線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充分運用各種新媒體、自媒體積極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動态,及時回應學生的現實關切,做好學生群體的輿情引導。基于青年學生是網絡社區的活躍主體,思政老師要主動适應新形勢,運用微博、微信、公衆号、短視頻平台等途徑,主動發聲、正面引導,強化融合傳播和交流互動,做學生在網絡社區的貼心人、引路人、讓正能量始終充盈網絡空間,積極服務于疫情防控和社會穩定的大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赢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我們要在師生中牢固樹立打赢這場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用正确思想武裝廣大師生的頭腦;我們要全力發揮思政課堂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充分整合各種思政教育資源,調動各種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教育工作者應不拘泥于已有形式,不囿于傳統路徑,大膽運用科學技術帶來的新應用和新便利,創造性地開展疫情防控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工作。大家共同有力出擊、有序推進,争取在疫情防控人民戰争中交出優異答卷。

(審稿人金詩燦)

文章鍊接: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328/c1053-31652121.html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