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21級新同學:
你好!
當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一扇新的大門已為你敞開:77779193永利官网正以昂揚姿态與你相逢,等待着你用青春之汗水澆灌理想之花;77779193永利官网全體教師正以托舉之勢與你同行,期待着你用奮進之旋律譜寫青春樂章。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親愛的同學,祝賀你成為77779193永利官网新成員,我們張開雙臂歡迎你的到來。

77779193永利官网是青年學子立志求學、成長成才的“夢工廠”。在“格物明理緻知笃行”的校訓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工大精神激勵下,一代又一代的工大人以熾熱的育人情懷、嚴謹的治學态度、科學的實踐精神,取得斐然成績,實現自我超越。學校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在USNews2021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列中國内地高校第92名,湖北省屬高校首位。
77779193永利官网是一個溫暖上進、活力四射的幸福大家庭。目前學院有專任教師45名,其中教授11人(含三級教授2人),副教授17人,博士2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12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才2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工作者8人,校級教學名師5人。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38人。
近年來馬院學科建設進步明顯。在2017年公布的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本學科獲得C+等級,排名位居全國前41%,湖北省第7位(并列),學校第2位(并列)。2018年,學院獲批湖北省示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地。在2020年軟科排名中,本學科排名全國第105位,位居前30%,省内高校第6位,省屬高校第2位。學院育人特色鮮明,“求是”論壇、“博聞”讀書會等學術活動平台助力研究生學經典悟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看家本領;作為省級優秀示範點——“理論熱點面對面”鄂州示範點讓馬院學子觸摸時代脈搏,感悟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偉力;“博聞求是”研究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讓馬院學子增強理論自信,堅定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

同學們,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黨中央首次頒授“七一勳章”,表彰了29名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作出傑出貢獻、建立卓越功勳的共産黨人。這其中,将青春和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的黃文秀展示了青春向黨、不負韶華的時代風采,用行動書寫了自己的青春答卷。同學們,你們精彩的研學之旅開啟于這一特殊的曆史際遇,絕對值得擁有!你們生逢其時,與偉大時代同行,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見證者,亦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主力軍。你們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希望你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将青春力量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在矢志奮鬥中吹響建功新時代的嘹亮号角,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立大志是奮鬥青春的正确航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志向是理想信念的精神感召和具體表達。青年志存高遠,才能激發奮進潛力、把準人生航向。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然擁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一百年前的新青年從南湖紅船出發開創曆史偉業,一百年後的新青年踏上新征程築夢強國偉業,你們一定要有“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鴻鹄大志,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讓理想信念在奮鬥的青春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明大德是絢麗青春的基本底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德是一個人最為基本的素養,而明大德則是個人道德境界的最高标識。“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隻有心懷“國之大者”才能實現個人追求,成就出彩人生。古代先賢聖哲無不追求和推崇高尚的道德境界,我國不同曆史時期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進模範、時代楷模等典型人物,無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時代青年隻有明大德,将黨的事業、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心中,才能擦亮青春底色。我院自建院伊始就秉持“博聞求是厚德砥行”的院訓,高度重視師生隊伍的道德修養。同學們要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複雜世界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對誘惑保持定力、嚴格自律,面對美好生活飲水思源、懂得回報,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成大才是熱血青春的不竭動力。“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民族偉大複興,這都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作為新時代馬院人,要學經典、明真理,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并用以觀察事物、認識規律、改造客觀世界。全面系統地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練就過硬本領,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同時,新時代中國青年成大才,還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國際視野,敢為人先、敢于突破、敢試敢闖,在創新創造中推進強國偉業。
擔大任是不悔青春的時代要求。“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英烈,很多年紀輕輕就擔大任、幹大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曆史的接力棒傳到青年一代手中,你們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要知重負重、勇于擔當,樹立起強烈的憂患意識,以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以劈波斬浪的豪情勇氣,以苦幹實幹的不懈努力,越障排險、闖關奪隘,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精神和“長江破浪會有時”的樂觀主義不斷創造民族複興的新業績、書寫不辱使命的新榮光。

同學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十四五”發展新征程,你們務必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練就“鋼鐵肩膀”,敢于挑“艱難險重”的擔子,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許心向黨、報效國家、服務社會,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中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實幹中成就非凡事業。
千年的緣份,一世的承諾。同學們,九月橘黃的時候,我在黃龍山下的靜思湖畔等您!
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長 曹勝亮
2021年7月6日
附: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主要參考書目:
一、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主要著作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資本論》,(第1、2、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列甯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列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列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毛澤東選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毛澤東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毛澤東文集》(第3、4、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鄧小平文選》(1、2、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19]《江澤民文選》(1、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胡錦濤文選》(第1、2、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主要參考書目
[1]田輝玉:《馬克思理性批判與當代社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曹勝亮:《轉型與建構:社會中間層組織與社會治理創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
年版。
[3]曹勝亮:《社會轉型期我國經濟法價值目标實現理路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4]管錦繡:《馬克思技術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5][意]葛蘭西:《獄中劄記》,葆煦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美]弗洛姆:《為自己的人》,三聯書店1988年版。
[7][法]盧 梭:《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8][德]康 德:《純粹理性批判》,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9][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下卷),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10][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4卷),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11][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12][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範揚等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
[13][德]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榮震華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版。
[14][德]孔 德:《論實證精神》,黃建華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15][德]韋 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康樂等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6][英]羅 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何兆武等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
[17][英]羅 素:《西方哲學史》(下卷),何兆武等譯,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
[18][德]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黃勇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德]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劉繼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版。
[20][美]伯 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徐大建等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21][英]維 伯:《資本主義文明的衰亡》,秋水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陶德麟:《陶德麟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3]朱傳棨:《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論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王南湜:《辯證法:從理論邏輯到實踐智慧》,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5]豐子義:《走向現實的社會曆史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6]楊 耕:《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曆史觀的現代闡釋》,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7]馬俊峰:《價值論的視野》,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8]閻孟偉:《在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視域中》,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9]張曙光:《現代性論域及其中國話語》,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0]吳曉明:《哲學之思與社會現實》,武漢大學2010年版。
[31]郭 湛:《面向實踐的反思》,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2]安啟念:《馬克思恩格斯倫理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3]孫利天:《讓馬克思主義哲學說中國化》,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4]俞吾金:《實踐與自由》,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5]陳學明:《情系馬克思:陳學明演講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6]張一兵:《馬克思曆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7]王 東:《馬克思主義哲學綜合創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8]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9]王德峰:《哲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汪民安等:《現代性基本讀本》(上、下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餘碧平:《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42]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3]汪信硯:《全球化、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4]何 萍:《文化哲學:認識與評價》,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5]蕭詩美:《是的哲學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6]李佃來:《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7]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學說》,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8]鄒廣文、常晉芳:《全球化進程中的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9]沈亞生等:《人學思潮前沿問題探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50]薛德震:《人的哲學論綱》(增訂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1]李 傑:《馬克思開辟的人學道路及其當代價值》,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2]張一兵、夏凡:《人的解放》,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3]譚培文:《馬克思主義人學中國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4]韓慶祥、亢安毅:《馬克思開辟的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王曉麗:《生活世界視阈下人的發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黃楠森:《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7]張 健:《論人的精神世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8]王秋石、戴達遠:《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59]鄒詩鵬:《人學的生存論基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60]孫正聿:《哲學通論》,複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1]吳曉明:《形而上學的沒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2]張一兵、胡大平:《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曆史邏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3]豐子義:《發展的反思與探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4]鄭憶石:《馬克思的哲學軌迹》,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5]任 平:《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範寶舟:《論馬克思交往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67]郝立忠:《理論與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68]聶錦芳、劉秀萍:《跨越“後發展”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9]王鳳才:《追尋馬克思》,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70]仰海峰:《形而上學批判》,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1]魯克儉:《國外馬克思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72]郝敬之:《回到整體馬克思》,東方出版社2004年版。
[73]賈英健:《公共性視域:馬克思哲學的當代闡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4]賈澤林:《南斯拉夫當代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75]張秋舫、何綠野:《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76]車玉玲:《總體性與人的存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王懷超:《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78]範燕甯等:《新時期中國發展觀》,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79]夏文斌:《公平、效率和當代社會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80]雷振揚:《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與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1][俄]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馬克思》,林豔梅等譯,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2][美]海爾布隆納:《資本主義的本質與邏輯》,馬林海譯,東方出版社2013年版。
[83][美]福 山:《曆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黃勝強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4][美]卡 洪:《現代性的困境》,王志宏譯,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
[85][英]梅紮羅斯:《超越資本》,鄭一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6][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論》,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
[87][英]麥 基:《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版。
[88][加]芬博格:《海德格爾和馬爾庫塞》,文成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年版。
[89][英]麥 基:《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版。
[90][英]阿比奈特:《現代性之後的馬克思主義》,王維先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1][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論》,李小兵等譯,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
[92][波蘭]鮑 曼:《全球化:人類的後果》,郭國良、徐建華譯,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93][德]科爾施:《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王南湜、榮新海譯,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
[94][美]弗洛姆:《逃避自由》,劉林海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主要參考書目
[1]張文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年版。
[2]楊克平:《網絡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年版。
[3]彭顔紅:《大衆傳媒道德失範治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操菊華:《媒體融合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操菊華:《當代大學生德性教育研究》,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版。
[6][希]柏拉圖:《理想國》,黃穎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版。
[7][英]潘 恩:《潘恩選集》,馬清槐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8][英]密 爾:《論自由》,顧肅譯,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
[9][英]莫 爾:《烏托邦》,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
[10][美]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11][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郭為桂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德]韋 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袁志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版。
[13]羅國傑:《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14]張耀燦:《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工作史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胡 繩:《中國共産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版。
[16]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李明珠、陳紅:《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與創新》,知識産權出版社2020年版。
[18]駱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19]沈壯海:《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報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20]左殿升等:《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1]吳潛濤:《中國精神教育讀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2]黃蓉生:《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綱》,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3]楊方旭:《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24]艾四林、吳潛濤:《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創新聚焦》,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5]孫小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
[26]陳世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7]薛念文:《新時代紅色精神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
[28]韓振峰:《思想政治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新進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29]沈樹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上海财經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30]李喜英等:《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31]李亞青等:《“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究》,知識産權出版社2020年版。
[32]範文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常見話題探研》,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年版。
[33]彭林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
[34]蒲勇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融合路徑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35]程貴林、張海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論改革與創新》,中國财富出版社2020年版。
[36]司馬雲傑:《文化價值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陳振明:《政治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38]王東莉:《德育人文關懷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9]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鄭永廷:《現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方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劉書林、陳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43]鄭永廷:《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44]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45]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學專題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6]張蔚萍:《新編思想政治工作概論》(修訂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
[47]童彭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8]蘇崇德等:《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9]陳立思:《當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0]冷浩然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學問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1]王玄武等:《比較德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2]王希堯:《人本教育學》,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3]魯 潔:《德育社會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4]黃钊等:《中國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主要參考書目
[1]舒先林:《美國中東石油戰略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
[2]王 穎:《會展經濟與經濟發展——武漢會展經濟發展研究》,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年版。
[3]張豔麗:《當代中國社會公平:觀念與實踐》,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毛澤東同志八十五誕辰紀念文選》,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6]《毛澤東哲學批注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7]李 達:《<實踐論><矛盾論>解說》,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8]逄先知:《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9]雍濤等:《毛澤東哲學思想概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林代昭、潘國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11]曾樂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及其曆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2]陳葆華:《國外毛澤東思想研究述評》,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葉衛平:《西方“毛澤東學”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李景源:《毛澤東方法論導論》,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版。
[15]郭建甯:《艱辛探索的哲學軌迹》,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6]張 新:《通向自由王國—毛澤東的實踐觀》,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7]雍 濤:《毛澤東哲學分支學科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8]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蕭延中:《外國學者評毛澤東》,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許全興:《毛澤東與中國二十世紀哲學革命》,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
[21]餘品華:《毛澤東哲學的開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何萍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許全興:《毛澤東與孔夫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薛廣洲:《毛澤東與中西哲學融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鄧力群:《哲學大師毛澤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6]滄 南:《毛澤東方法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趙劍英、孫正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8]塗大杭:《毛澤東思維方式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
[29]黃允升:《毛澤東三落三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四、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專業主要參考書目
[1]劉秋陽:《近代都市苦力工人研究:以滬、甯、漢、渝為例》,武漢出版社2014年版。
[2]施亞利:《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運動研究(1949—1966)》,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年版。
[3]《陳獨秀著作選編》(1—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唐寶林、林茂生編:《陳獨秀年譜1879—194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大钊全集》(1—5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1-13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1998年版。
[8]《周恩來選集》(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版。
[9]《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1、2、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10]《劉少奇選集》(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1、1985年版。
[11]《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1-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2008年版。
[12]《陳雲文選》(1、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13]胡繩主編:《中國共産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
[14]胡 繩:《從鴉片戰争到五四運動》(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從五四運動得到人民共和國成立”課題組編:《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的成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16]《胡繩文集(1935-1948)》,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
[17]《胡繩文集(1979-199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18]朱文通主編:《李大钊年譜長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19]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
[20]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21]金沖及、陳群主編:《陳雲傳》(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22]《楊尚昆回憶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23]《楊尚昆日記》(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24]蘇維民:《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幹曆史問題》,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5]《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上、下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版。
[27]李維漢:《統一戰線問題與民族問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版。
[28]《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第4版。
[29]徐向前:《曆史的回顧》(上、中、下冊),解放軍出版社1984-1987年版。
[30]《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增訂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31]《胡喬木文集》(1、2、3卷),人民出版社1992-1994年版。
[32]《胡喬木談中共黨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龔育之論中共黨史》(上、下冊),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龔育之:《黨史劄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龔育之:《黨史劄記二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龔育之:《黨史劄記末編》,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
[37]石仲泉:《我觀黨史》,濟南出版社2001年版。
[38]石仲泉:《我觀黨史二集》,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
[39]石仲泉:《我觀黨史》(1、2、3卷),濟南出版社2012年版。
[40]林蘊晖:《國史劄記·事件篇》,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41]林蘊晖:《國史劄記·史論篇》,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42]汪東興:《汪東興日記》,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年版。
[43]汪東興:《汪東興回憶》,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年第2版。
[44]張靜如等編著:《中國共産黨思想史》,青島出版社1991年版。
[45]王文泉、劉天路主編:《中國近代史(1840-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6]劉健清等主編:《中國國民黨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7]窦愛芝:《中國民主黨派史》,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48]肖 楓:《社會主義向何處去》(上、中、下冊),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49]肖 楓:《兩個主義一百年》,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50]金一南:《苦難輝煌》,華藝出版社2009年版。
[51]金一南:《浴血榮光》,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
[52]匡洪治:《艱辛與輝煌:從新民主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實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3]謝春濤主編:《曆史的軌迹: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54]劉金田、毛勝編著:《他們為什麼選擇中國共産黨》,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5]李 穎:《黨代會現場:99個曆史深處的細節》,黨建讀物出版社2012年版。
[56]張維為:《中國觸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7][美]基辛格:《論中國》,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58]朱 德:《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9]金沖主編:《周恩來傳》(1、2、3、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
[60]金沖主編:《朱德傳》(修訂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60]金沖主編:《劉少奇傳》(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6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思想年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6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述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
[6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6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年版。
[64]中共中央編譯局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黨員幹部讀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1年版。
[6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文集》(1、2、3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江澤民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6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江澤民思想年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68]中共中央宣傳部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1995年版。
[69]中共中央宣傳部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2003年版。
[70]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8年版。
[71]中共中央宣傳部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9年版。
[72]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學習出版社2009年版。
[7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年版。
[7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75]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論學習:重要論述摘編》,學習出版社2009年版。
[76]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編:《論黨的群衆工作:重要論述摘編》,學習出版社2011年版。
[77]中共中央宣傳部編:《論文化建設:重要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78]《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79]《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人民出版社1981年
版。
[80]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六大以前:黨的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1]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8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1992
年版。
[82]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26冊),中央文獻
出版社2011年版。
[8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20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1998年版。
[8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人民出版社1986-1988年版。
[8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
[8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
[8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人民出版社2000-2003年版。
[8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2008年版。
[9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2011年版。
[9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年版。
[9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3]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曆史》(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
[9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曆史》(第2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
[95]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簡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版。
[9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新時期簡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版。
[97]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産黨曆史大事記》,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上、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9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年譜》(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10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0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10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上、下冊),中央文獻版社2004年版。
[10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
[10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上、中、下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