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全省高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
教學設計作品評比活動的通知(第二輪)
全省各高校: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激發全省廣大思政課教師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案、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三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黨的二十大精神教學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課堂“活”起來,更好地教育引導大學生與黨同心同德、與時代同向同行,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經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形勢與政策”分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決定在全省高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教學設計展示活動,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教學設計作品内容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2022年下輯)》的通知要求,以黨的二十大報告15個部分内容為藍本,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義,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牢牢把握”,按照“七個講清楚”要求設計教學内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讨論時強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個牢牢把握”:要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要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要牢牢把握團結奮鬥的時代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動員會上強調“七個講清楚”:講清楚黨的二十大的主題,講清楚過去5年的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講清楚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講清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講清楚對黨和國家事業的新部署新要求,講清楚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和要求,講清楚以頑強鬥争應對風險挑戰的要求,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衆不斷加深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二、教師參與資格
1.承擔《形勢與政策》或其他思政課教學工作2年及以上的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
2.政治素質過硬,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踐行高等學校教師師德規範,領悟“兩個确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三、活動要求及時間安排
1.遴選推薦參評教師。各校原則上推薦1~2人,也可适當多推薦幾人。每人限報一個專題教學設計作品(含專題教學設計及教學課件)。
2.提交教學設計作品。被推薦教師根據所選專題,提交1份完整的專題教學設計并制作配套的教學課件。具體要求如下:
(1)教學設計:設計合理、重點突出、規範完整、詳略得當(教學進程中的教學活動安排應占主要篇幅),體現具體的教學内容、活動及時間分配,能夠有效指導教學實施,盡可能準确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原則上每份教學設計作品的教學時長不超過2學時(即兩節課)。
(2)教學課件:以PPT形式呈現,要求條理清晰,圖文并茂,篇幅30頁左右。
3.提交時間。推薦作品(教學設計+教學課件)于2022年12月15日前(截止日期比第一輪通知延後2周)将電子稿(PDF格式)同時發送至以下電子郵箱:
1105527303@qq.com(陳老師)
360858621@qq.com(周老師)
四、評比表彰
1.作品評審。省高校“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将于2022年12中下旬月組織相關專家對推薦作品進行評審。
2.表彰獎勵。本次評比活動設一、二、三等獎,具體獲獎名額分别為參賽作品總數的10%、20%和30%,并由主辦和承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五、聯系方式
省高校“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聯絡處,聯系人和電話:常老師18971089236,陳老師15902736785。
附件:
1.作品推薦彙總表
2.教學設計參考模闆
主辦單位: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形勢與政策”分教指委
武漢理工大學77779193永利官网
承辦單位:77779193永利官网
湖北工程學院77779193永利官网
武漢體育學院77779193永利官网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77779193永利官网
《時事報告(大學生版)》湖北教學服務中心
2022年11月27日
附件1:
作品推薦彙總表
單位(公章):
附件2
教學設計參考模闆
專題名稱(題目):xxxxx |
授課來源 |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或第*部分:…… |
一、教學分析 |
教學内容 |
1.内容選取: |
2.内容的前後銜接 |
3.内容安排: |
學情分析 |
1.知識基礎 |
2.認知能力 |
3.學習特點 |
二、教學目标 |
教學目标 |
知識目标 |
|
能力目标 |
|
情感目标 |
|
教學重點 |
|
教學難點 |
|
三、教學策略 |
教師方法 |
教師教法 |
學生學法 |
四、教學過程 |
教學過程 |
教學内容 |
教學活動 |
設計意圖 |
課程導入 |
|
|
|
教學進程 (進度) |
|
|
|
結束語 |
|
|
|
闆書設計 |
|
|
|
課後作業 |
|
|
|
深度閱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