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永利概況 >> 學院新聞 >> 正文

77779193永利官网舉辦青年教師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教學工作坊

發布時間:2023-10-13  點擊:[]

(通訊員:平英志 劉麗芳)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0月12日,在學院領導大力支持下,院教師發展中心舉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工作坊。活動由平英志老師和劉麗芳老師共同發起,平英志老師主持,漆立超老師、謝俊老師和遊鳳老師及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多名研究生參加。

活動開始,平英志老師闡明了此次活動意義和價值。随後,到會的老師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

劉麗芳老師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啟發大家對宣傳思想文化的思考。劉老師提到,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華文明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領會習近平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和文化思想,有助于更好做到“兩個結合”。劉老師還向大家推薦我校張三元教授的《大道不孤:中國價值的跨文化傳播》一書,介紹了文化傳播的重要性和我校在文化領域研究的深度及影響力。

謝俊老師指出,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刻領會其背景、内涵、概念等内容,并在思政課中踐行。謝老師立足于《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标一體化銜接機制研究》,指出“七個着力點”為我們進行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結合思想政治課程,學習提煉傳統文化蘊含的優秀教育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育人效果。具體而言,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針對不同學齡學生因材施教,如小學生可多用示範、禮儀等教學方法,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浸潤效果。

漆立超老師認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為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推動文化主題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人文社科研究和發展與其他學科知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學術研究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漆老師表示,随着中國的不斷崛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将和令世人矚目的高鐵、華為手機等一樣,在世界上閃耀應有的光芒。

平英志老師認為,文化包羅萬象,中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中外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文化傳播方面,中國成功開辟絲綢之路、萬裡茶道,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現如今,我國經濟建設和各行各業發展日新月異,物質文明日益豐富,對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播的要求也更高。未來,我們需要進一步增強文化傳播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風貌。

遊鳳老師說,中國的理性思維在宋朝的程朱理學已經達到一定高度,領先于西方幾百年。我們今天要堅定文化自信,就需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料中吸取精華,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内涵。遊老師結合授課經驗,稱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态文明、人本主義等思想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追本溯源,深受學生歡迎,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次工作坊是我院青年教師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有益探索,與會師生來自毛概、思政、原理、綱要和教育經濟與管理等教研室,不同學緣結構的師生們積極參與,增進彼此了解、提高了認識,強化了使命擔當。在場的師生們紛紛表示,将持續深化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增進構建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在進行學術研究和課堂教學上下大功夫,将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的統一,把理論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展現新氣象和新作為。(審稿人:常城)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