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娟晖 丁薇)5月16日晚,學院在112會議室舉行以“學思踐悟二十大,青春綻放譜新篇”為主題的微黨課講課比賽、百生講壇和“吳達杯”演講比賽初賽。本次初賽邀請了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陳俊、團委書記蔡明廣、專業教師謝俊、謝盛、董苾茜作為嘉賓評委出席。

1.“吳達杯”演講比賽選拔初賽
“吳達杯”演講比賽已連續舉辦了七年,是我校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深受學生喜愛。為開拓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提高研究生學術表達能力,切實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人文素質,展現我校廣大研究生奮發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此次比賽以“以五分專業演講,展十分學術魅力”為主題,通過“以演講道學術”的方式圍繞自身科研成果、經曆等多角度展開演講。


在活動中,王金陽、曹小曼、許新茹三位同學進行了彙報發言。王金陽同學分享了人類文明新形态“新”的維度探索;曹小曼運用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對數字鄉村的研究曆程、研究熱點進行可視化分析,提出了數字鄉村的研究進路與對策建議;許新茹通過分析目前思政教育課堂的現狀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明确了人工智能賦能思政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初賽過程中,謝盛老師對同學們的演講進行了點評和總結,内容主題突出,從不同角度銘記黨情、歌頌黨恩、展望未來;參賽選手聲情并茂、感情充沛、語言流暢,有很強的感染力、吸引力,充分展現了我院研究生的精神風貌。
2.“微黨課”演講比賽選拔初賽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理解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進一步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意識,展現學生黨員的良好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學生黨員争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榜樣引領作用,學校首次開展“黨員微黨課講課”比賽。



本次比賽有六位優秀的黨員與我們一同分享。闫昊同學通過什麼是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特”在何處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氣質的三個内容,展示“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争做時代新青年”這一主題;王萍同學通過回答“以人民為中心是什麼、為什麼要以人民為中心、如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三個問題,明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梁若男同學帶領我們走進北京冬奧會表達的“中國式浪漫”,講好中國故事,鑄就文化自信;劉蜜同學通過“煙花人”背後的産業之變來看當代中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王茜同學通過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來講述如何走好新的長征路;凡沫含同學以《唐宮夜宴》的破壁出圈為例,引出了文化創新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破壁”,使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投身到傳播傳統文化文化的行列中去。
董苾茜老師對以上參賽選手做出點評,從選題的多樣性與典型性、聚焦核心的掌控力以及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對選手表以誇贊,同時面向參賽人員,提出以下建議:要明确演講和講課的區别。一節優秀的微黨課應該包含導入、切入主題、啟發性的結語,以及參考文獻這幾部分,最重要的是如何啟發聽衆能夠對話題産生思考。
3.“百生講壇”演講比賽選拔初賽
通過我院的前期宣傳,本次比賽共吸引了六位優秀的主講人參賽。仇裴如同學通過分析不同曆史時期托舉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力量,明确了新時代青年的曆史擔當;曾嬌同學展示了青年與時代同行,青年向上,時代便向前,青年成就青春中國;雷先嬌同學通過分享多個案例和她自身的經曆,描繪了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畫卷;王夢凡同學和梁博同學分别講述了特色農業帶動農民緻富路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兩次飛躍;許曉敏同學通過講述了綠色傳奇塞罕壩的曆史,明确如何建設美麗中國的路徑建議。



謝俊老師對本次參賽的選手進行了點評和總結,他首先對參賽選手們在比賽中的表現表示充分的肯定,以“可贊、可歎、可觀、可敬、可思”五個詞對六位同學的精彩演講進行概括,同時也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一是案例選取要說服力,二是要明晰概念,三是内容與标題要貼切。
最後,陳俊對同學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保持深度思考,在學習創造中成長,實現“自我探索”。要重視抓牢傳統課堂主陣地;要将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有機結合;要培養創造性主動學習的習慣;二是主動融入校園文化,豐富主題内容,将内容與相關事例結合講解,使内容更易理解;運用小的事例來闡述大的道理,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創新,使内容更加豐富、知識更易于學習。(審核:陳俊)

院黨委副書記陳俊為“吳達杯”初賽獲獎者頒獎

謝俊老師和蔡明廣老師為“微黨課”講課比賽初賽獲獎者頒獎

謝盛老師和董苾茜老師為“百生講壇”初賽獲獎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