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永貴)連日來,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紛紛走進形勢與政策課堂,為本科生講授“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系列專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道思想深邃、内容豐富的思政大餐。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校領導用豐富的人生閱曆感動學生,用堅定的信仰鼓舞學生,用淵博的學識感染學生,用實際行動引領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開展,推動落實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地位建設。
校黨委書記程幼金在主題為“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報告中,首先對習近平總書記“三個為什麼”重要論述進行了梳理,回顧了“三個為什麼”的提出過程,明确指出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接着,程幼金書記重點就“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從九個方面展開深入探讨:一是有科學理論引領;二是恪守初心使命;三是有人民至上立場;四是善于學習創新;五是勇于自我革命;六是有偉大精神滋養;七是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八是有彰顯道義的擔當;九是有強大領導能力。再次,程書記用九個必須進行了經驗總結: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最後,程書記對現場大學生提出了立大志、明大道、成大才、擔大任四點期望。
校長王存文在主題為“能源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授課中,對當今國際局勢進行了分析,指出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也在發生革命性變化,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王存文校長通過分析中國曆史進程和全方位特點,指出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開創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取得的偉大成就令世人矚目。王校長接着結合相關專業背景,對世界與中國的能源狀況進行了分析,他指出,要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需要倡導低碳生活,樹牢節能意識,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和尋找可再生能源。王校長還介紹了“雙碳”背景下的現代化工産業以及我校在相關領域的科研成果。最後,王存文校長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負偉大時代,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奮力譜寫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彩華章。
校黨委副書記鄭丹鳳以“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題,講清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貫穿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主題,用鮮活的案例和生動的語言闡釋了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内涵,深入論述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意義,進而引導同學們要練就過硬本領、錘煉高尚品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李志旭以“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題,通過大量具體生動的曆史事件、人物等闡釋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内涵,闡明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并寄語青年學生,應将偉大建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從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中不斷汲取智慧和力量,做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新時代大學生。
校紀委書記徐慢以“青春的困惑與超越”為題,解讀了青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徐慢書記在授課中與大學生進行充分互動,引導學生講出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并将問題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類型,強調要從目标确立和獨立思考能力培育兩個方面牢牢把握住“現在”。
副校長張彥铎以“科技革命的趨勢及其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作用——以人工智能為例”為題,以“物質、能量、信息、智能”四個詞語作為整個專題的核心線索,對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有針對性地以“自動化”為起點,從課程思政視角闡釋了人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副校長喻發全以“百年路,起航新征程”為題,在回顧了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之路上的四個偉大成就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享了武漢的城市變化以及自己求學過程中的實驗室的變化,教誨學生要嚴于律己,忠于黨忠于人民,努力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競争力,正确處理好知識與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
副校長方文海以“把握新階段特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深入分析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認為高質量經濟發展是破解挑戰的根本路徑,我們要積極适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态,堅定信心邁向更高質量經濟發展。
學校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馬小龍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設中有新作為”為題,向同學們系統闡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當代大學生要在生态文明建設中有新作為,為生态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韓高軍以“用好百年經驗,開啟新的征程”為題,重點講解了兩個确立、三個飛躍、四個偉大成就、五大曆史意義、十個明确、十大經驗等。時代在發展,使命在召喚,韓部長勉勵同學們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奮發有為,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校黨委委員、科發院院長吳雲韬以“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題,吳院長就當下全球環境治理的危機與困境、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以及中國積極參與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的具體行動等進行了講授,并結合學校化工專業特色,與在座學生就本專題内容進行了積極互動。
聽了校領導的講授,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備受鼓舞,并一緻認為,校領導把抽象、枯燥的政治理論課講授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授課既有理論闡釋,又有案例剖析;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實踐深度;既有曆史縱深感,又有現實針對性,是很好的系列思政示範課,讓大家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了在偉大時代中奮進的勇氣和決心,今後要更加努力學習、錘煉本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校領導為大學生講授“形勢與政策”課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要求,以及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幹意見》,是落實高校“領導幹部上講台”制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校領導主動作為,積極推動落實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建設地位的具體體現。(審稿人 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