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永利概況 >> 學院新聞 >> 正文

【中國教育報】刊發我校文章《辦好關鍵課程育好時代新人》

發布時間:2021-09-15  點擊:[]

供稿:馬院 教務處

IMG_256

(通訊員:餘偉斌、付豔鋒)9月15日,《中國教育報》第八版刊登我校77779193永利官网舒先林、常城文章:《辦好關鍵課程育好時代新人——77779193永利官网思政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概略》。文章對我校持續推進思政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特别是對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協同育人的成效和經驗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一是實施多元融合的綜合改革,推動思政課強起來。2015年10月學校将5門本科生思政課全部納入學校首批課程綜合改革項目立項建設計劃。通過“課内+課外”融合一體教學、“線上+線下”一體理論教學、“專題+真題”教學、“主講+聘請”聯合教學、“課堂+現場”實踐教學、“專題+真題”鞏固教學、“平時+期末”檢驗教學,推動傳統思政課“轉型升級”,由單一固化教育教學模式轉向内容專題化、形式多元化、效果立體化的多元疊加融合式綜合改革。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與實踐,思政課程優秀率已達95%以上,考研支撐率穩步提升,不僅增強了學生獲得感和滿意感,而且實現了教學相長,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綜合改革以來,學校獲批湖北省示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地;思政課教師推出5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和一流課程,獲批20多項各類教研項目,出版6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著作,發表30餘篇專題教研論文,獲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名教師獲省高校“優秀黨員”稱号,12名教師入選省高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多名教師獲得校教學優秀獎和學校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獎。

二是加強優質思政課程群建設,推動思政課亮起來。學校高度重視精品課程和一流課程建設,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思政課程群。全校5門面向本科生開設的思政必修課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09年率先建成省級精品課程,其它4門課程先後建成校級精品課程。為了打牢大學生服務國家、奉獻社會的思想品德基礎,學校積極開展大學生廉潔意識教育,2013年在省内高校率先開設“大學生廉潔文化”專題課程,并公開出版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學生廉潔文化簡明教程》,持續推進廉潔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生态文明和國家安全為視角,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誰來給中國“加油”》思政公選課,該課程2014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015年被評為學校第一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并在“愛課程”網和“網易公開課”免費向社會公衆在線開放至今。2019年在此基礎上按照新内容新模式推出思政公選課《加油中國》,由學校黨委書記程幼金、校長王存文帶頭主講。該課程能源化工底色突出,具有學科專業多元、多師同台出彩、合力共育新人等鮮明特點。《加油中國》2020年入選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湖北省“中國系列”選修課選擇性必修課程體系建設工作任務清單,2021年獲批省級一流線下課程。 

三是積極探索大實踐教學模式,推動思政課實起來。針對思政課傳統實踐教學普遍存在的教學資源難以集中、教學對象難以全覆蓋、形式大于内容、務實難于務虛的現象。2008年學校在省内率先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程,聚焦走出“三難”現實之困,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創設思政課“大實踐”教學模式。十多年來,該課程已形成4大特色和優勢:一是實踐教學内容涵蓋本科生4門思政課所有章節;二是在校本科生人人參與、個個受益;三是思政課教師、校内外領導、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指導;四是注重校内外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學生提交的“大實踐”報告累計5萬多份,其中優秀報告6千多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32項,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和銀獎各1項。2021年7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已建成省級一流社會實踐課程,并被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國家一流社會實踐課程。學校還多次與“中國好人網”共同主辦全國“幫好人萬裡行”活動,思政課教師帶領學生赴武漢、鄂州、孝感等地慰問道德模範、抗疫醫護人員、參戰退役老兵、烈士遺屬、傷殘人士等,彰顯了學校師生服務社會、助殘濟困、弘揚社會正能量、培養時代新人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精神。同時,思政課教師還多次指導學生赴湖北省委講師團“理論熱點面對面示範點”開展調研。通過深度參與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引導大學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進程中成長成才,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辦好高校思政課,對于大學生成人成才和實現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思政課”重要論述,充分發揮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的作用,繼續推進思政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為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審稿人:常城)

附《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9/15/content_599345.htm?div=-1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