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代表馬院全體師生在這裡與你們共同經曆和見證這樣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請允許我代表77779193永利官网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祝賀和最熱烈的歡迎。你們是我們馬院推動學術研究和學術發展的長江後浪,是我們馬院新的主人和新的希望。
同學們之前在“一封信”中對我們馬院的基本情況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這裡我們不妨再深入了解一下:
學院現有教職工48人,其中思政課專任教師45人,含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讀)2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1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才2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工作者8人,校級教學名師5人。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位居全國前58%,省内高校第8,省屬高校第2;在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C+等級,排名位居全國前41%,省内高校第7,省屬高校第2。2019年軟科學排名159名。
學院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能源安全與戰略2個校級研究所和企業文化與軟實力、科學曆史觀教育2個院級研究所。為研究生搭建了“求是”論壇、“博聞”讀書會等學術交流平台。
近年來,學院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誰來給中國“加油”——中國石油安全的困境與出路》已建成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這也是目前為止學校唯一的一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多次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校級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18年,學院被評為湖北省示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地。目前,學院面向全校各專業本科生的5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已全部建成精品課程或重點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為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主持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9項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研究基金項目、3項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45項其他項目;21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30多篇論文被CSSCI收錄或被人大複印資料索引;出版專著21部;30多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級獎勵。
研究生階段是我們一生中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學位教育承前啟後的關鍵點,它基本上定格了我們的研究方向和職業去向。為了你們能在今後三年的研究學習生涯中既學有所成,又生活充實,我有幾點心得體會在此與諸位共勉:
第一,放飛學術夢想,為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同學們,你們都是工大馬院的追夢人!希望你們勇敢放飛學術夢想,不忘初心,築夢前行。
實現學術夢想,要科學謀劃,找準方向。你們要盡快的發現自己的學術興趣和學術偏好,最好是在研一上學期完成之前,理性的選擇和凝練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研二上學期完成之前确定自己的具體研究點。總之你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主題,規劃學術之路。
實現學術夢想,要知行合一,觀照現實。作為馬院的研究生,我們要原原本本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刻感悟其中的真理,提升我們的“理論氣質”;同時要關照現實,思考時代之問,在“接地氣、冒熱氣”的現實中深化我們對世界的理論認知,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學術境界。
實現學術夢想,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學術研究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有恒心和持久力,要有鐵杵磨針的決心,要坐得住冷闆凳,耐得住孤獨,守得住清貧。
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夢想,這是個人發展的幸事!而同時國家迎來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這是國家發展的大事!國家的繁榮發展、民族的偉大複興與我們個人發展的黃金期緊密契合。布局決定格局,隻有将個人的夢想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擔負起曆史使命,為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我們夢想的實現才能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讓夢想照進現實”。
第二,學會理性思考,強化創新思維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做人做事做研究,都離不開理性的思考,否則難有大的創新。尤其是學術研究,更應該獨立思考,理性研判,批判分析。在網絡時代,多樣化的思想觀念交流交融交鋒,相互激蕩,學術觀點層出不窮,輿論形勢紛繁複雜。為此,同學們一定要保持嚴謹的态度和科學的精神,學會獨立思考和客觀判斷,做到不人雲亦雲,不盲目輕信跟風,不偏激行事。多想幾步,多走幾步,三思而後行,做一個既有包容之心,又有獨立精神的人。要在理性思考中形成創新思維。學術有創新,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實現其社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學們,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快速發展與急劇轉型的時代,社會的發展在倒逼我們創新。隻有增強創新思維,以新的視角、新的觀點、新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才能研有所獲,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方案。
第三,培育團隊精神,構建學術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獨行快,衆行遠”這句諺語來說明國際社會要加強團結協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句諺語大意是說,一個人單獨行動,沒有負擔與牽絆,可能走得很快;許多人并肩合作、一起行動,可以互相幫助、彼此支撐,共同克服困難,因而會走得更長遠。團隊是全體成員相互依存、守望相助、命運與共的精神家園。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其核心是協同合作。在今天的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尤其需要加強團隊合作,在團隊中汲取無窮的智慧與力量,同時也為團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單打獨鬥者的路隻會越走越窄;整合資源,選擇志同道合的戰略夥伴,就相當于選擇了成功。希望同學們珍惜難得的同窗情誼,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結成學術共同體,結伴遨遊學術海洋。
第四,強化底線思維,恪守學術道德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大學》開篇即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句話告訴我們“德”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道德究竟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做正确的事,即使在沒人注視時”,就是在任何時候都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擇善而從,追求至善。我們都渴望成功、希望取得卓越的成績,但取之一定要有“道”。做人做事如此,做科學研究同樣如此。愛因斯坦曾說過:“大多數人說是才智造就了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錯了,應該是人格。”可見,道德修養對于科學研究的極端重要性。學術道德是個人道德品質的直接反映,恪守學術道德是錘煉道德品質、提升道德修養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個學術人應堅守的底線思維。對學術道德、學術誠信的堅守,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基礎,是對尊嚴、對榮譽、對良心的堅守,更是擔當社會責任的體現。對同學們來說,練好學術研究的基本功是我們三年研究生生涯的主要任務,但一定要謹記,無論任何時候,都要樹立底線思維,恪守學術道德,杜絕任何僥幸心理,擺脫任何走捷徑的幻想,始終做到求真務實,絕不觸碰這條紅色界限。
第五,我們還要“隻争朝夕,不負韶華”,這是總書記今年元旦賀詞中最讓人動心的金句。
隻有隻争朝夕才能不負韶華。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感慨時光的寶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1963年,毛澤東填寫了《滿江紅》的詩詞,其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句是“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這詩一般的語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斷前進,走過一段又一段艱辛曆程,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夢想。
隻有艱苦奮鬥才能不負韶華。艱苦奮鬥是中國人民的優良品質和傳統美德,更是我們黨事業成功的保證。總書記說:“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隻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同學們,你們即将開啟一段新的學習旅程。“學貴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因此,立志莫要常立志,而要立長志。你們現在就可以思考:“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年後又将以怎樣的身影告别和離開?”西風幾時來,流年暗中轉,歲月飛流入海,後浪變作前浪,時間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公平的。我希望你們勇敢地跳出舒适區,保持在學習區;希望你們不單有乘風破浪的勇氣,更有乘風破浪的能力。
最後,祝願各位研究生新同學在工大馬院學習期間,開開心心,收獲滿滿。也祝福各位領導、同仁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阖家幸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