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延飛)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平靜的生活,也給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諸多挑戰。春節過後,開學在即,如何降低疫情對教學的影響,成為一線教師思考解決的核心問題。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校馬院“形勢與政策”教學團隊貫徹落實學校“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打造網上戰“疫”新課堂,用緊跟時代發展、緊貼時代需要的思政課程凝聚年輕學子力量,引領年輕學子增強“戰疫”使命擔當。
一、克難攻堅,創造條件開網課
疫情發生後,“形勢與政策”教研室積極謀劃,及早準備,克服重重困難做好開課準備。教研室主任操菊華老師滞留在恩施山區,無法返回武漢。邱峰、延飛等多位老師也都在外地。老師們面臨着軟件硬件等各種困難,要麼隻有一部手機可以操作,要麼網絡速度不行,要麼備課資料留在武漢。有的老師想要返回武漢開展工作,卻因武漢形勢嚴峻、困難重重而不得不作罷。

面對這些狀況,團隊集思廣益,探索種種辦法,創造條件積極開展課程建設。他們将傳統的線下集體備課搬到了QQ群、微信群,強化教研室同事之間聯系,便于工作讨論。操菊華老師積極組織大家就新學期教學應急實施方案進行深入研讨。經過多次集體備課,終于确定了《形勢政策與廉潔教育》課程教學要點,并就教案撰寫、課件制作、視頻下載與分享、作業主題設計等内容進行分工協作。在團隊老師們的齊心協力下,教研室克服了教學資料不足、網絡信号不佳等諸多困難,在優學院網絡授課平台成功搭建了《形勢政策與廉潔教育》課程,于2月19日順利完成了學校組織的網課測試。
二、把準脈搏,打造專題新亮點
将最鮮活生動的社會現實與政策宣傳融入課堂教學,是《形勢政策與廉潔教育》課程最鮮明的特色。隻有緊扣時代脈搏,緊密聯系時代發展,将重大社會現實與學生成長發展結合起來,才能更有力地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踐行。
團隊始終将關注國家重大問題作為課程建設的出發點。鑒于當前國家的一個主要任務和湖北着力解決的中心問題就是戰勝疫情,盡快使社會經濟生活恢複正常,團隊将“戰疫”作為開學第一講的主題,設計了《增強必勝信心,發揮制度優勢,堅決打赢防控疫情阻擊戰》的教學課程。同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點上,我們國家面臨着更加複雜的國内外形勢。據此,教研室确定了本學期教學的其他幾個專題,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赢脫貧攻堅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之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以及《大學生廉潔教育》。通過對當下形勢與政策的正确分析,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确認識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态勢,為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三、加強引領,樹立戰疫勇擔當
思政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傳播,它更強調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是教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愛國情感、強化使命擔當的特殊課程。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到最吃勁的關鍵期,思政課要引導學生增強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和信心,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投身戰“疫”陣地。同時,在後期防控形勢好轉之後要持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疫情背後的深層次問題。為此,教研室精心設計了課堂讨論題目,例如如何更好尊重自然、如何理解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的關系?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夠帶領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制度自信的底氣何在?如何從疫情防控看中國的擔當?大學生如何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貢獻?等等。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把學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防控戰疫過程中,引導學生把個人與集體、小家與大家緊密結合起來,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與擔當精神。
在當前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課程建設,為新學期網絡教學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準備,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們的付出與努力,是我校教職工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的一個縮影。在他們身上體現着工大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初心和理念。他們是教育“戰疫”戰線上的一線工作者,用另一種方式承擔着“戰疫”的重任與擔當。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戰疫”的全面勝利!
(審稿人 曹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