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永利概況 >> 學院新聞 >> 正文

77779193永利官网第9期“博聞”讀書會順利舉行

發布時間:2013-01-07  點擊:[]

2012年12月26日晚,第9期“博聞”讀書會在流芳校區77779193永利官网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期讀書會由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會主席李嘉儀、學術部部長孫梓毓主持,并組織學院研究生積極參與。此次讀書會的主講人分别是來自我院的朱向瑩、王顯衆、陸文瑜、張筠四位同學。四位同學以“中西方文化”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生動的報告,赢得了在座同學的贊賞和掌聲。

首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交流空前廣泛的情況下,朱向瑩同學以《中西方文化比較的理性思考》為題,從“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迫切性”、“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性”三大方面,簡要分析了在全球文化大融合、大撞擊中堅持建設、發展中國的先進文化,堅決抵制落後、腐朽、有害的文化,積極吸收先進、科學、有益的文化,強調不斷繁榮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着重叙述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開掘和構建兩方面的内容。

王顯衆同學作了《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思想對中西方哲學文化的影響》的報告,從孔子與蘇格拉底思維傾向點、訴諸點的異同之處,以及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思維方式對不同哲學傳統的塑造兩個方面,深入分析了中西方哲學在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引領下各自朝着不同方向發展的概況。并總結出,不同的哲學思想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優劣之分,我們應當抱着一種客觀态度來看待這些差異,在比較中找出自己國家思維文化模式的欠缺,吸取精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之路。

随後,陸文瑜同學作了《中西方的傳統節日文化比較》的報告,以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勢為着力點,從現代社會的理念和視角,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共同點,中西傳統節日文化背景、傳統節日内容的不同以及其價值取向、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異,揭示中國傳統節日的内在價值及其功能,對于保持中華民族特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張筠同學以《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為題,介紹了中西方禮儀文化的演變曆程,闡述了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性及其産生差異的原因。研究中西方禮儀文化差異主要目的并非旨在研究其差異性表現在哪些方面,而是在差異性中尋找不足,從不足中探求一條适合中國禮儀文化發展的途徑,一條既不能“國粹主義”,也不能“全盤西化”的中國特色道路。

最後,輔導員王東方老師對本期讀書會的四位同學的報告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正值新的一年來臨之際,希望“博聞”讀書會在新的一年能夠越辦越好!

關閉

Baidu
sogou